close


漫畫:人民視覺
  從紙張到屏幕 從私享到分享 從混沌到融合
  互聯網“翻開”閱讀新常態(走入互聯網e時代)
  本報記者 曹玲娟
  “書有自己的命運,要視讀者接受的情況而定”——這句關於閱讀的名言,從未像現在這般令人感同身受。
  在互聯網“摧枯拉朽”的今天,曾經位處各大城市十字路口的“四大金剛”——百貨大樓、郵局、銀行、新華書店,無不受到時代沖刷。與經濟領域相比,精神層面的閱讀,顯得尤為複雜。儘管互聯網毫無意外同樣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生態,但不少人其實還沒有想明白,這種改變是好是壞……
  從紙張到屏幕
  載體之變趨向穩定
  這並不算閱讀的危機。準確地說,只是恰逢一個閱讀載體改變的時代。這個時代的閱讀,顯得尤其矛盾交織、生態複雜
  電子屏幕閱讀正在成為一種生活的新常態。
  包里多久沒放上一本書了?愛書人李君顯得有點迷惘,“記不清了,好像自從買了電子書之後,就覺得紙質書太重了”。
  平日里鮮少摸書的朱志,最近卻忙著在手機上讀起了某部歷史小說,“上下班坐地鐵的時候看,你別說,現在這種網絡小說還挺好看”。
  圖書產業,屬於較早受到互聯網浪潮沖刷的領域之一。銷售終端尤其明顯。最開始,是網上書店通過大幅折扣搶占傳統零售市場,越來越多的讀者傾向於網上購書。傳統書店已經歷過一輪全球蔓延的倒閉潮。直至今日,都還有書店主向記者抱怨網店“傾銷”。
  上游業態同樣衝擊明顯。出版社經營日益蕭條,“紙書銷量越來越低,電子書自己沒平臺賣,賣給網絡書店價格又談不攏。很多出版社都虧得厲害,只能靠各種立項向政府申請點資金”,一位業內人士感嘆。
  數據顯示,網絡書店銷量現已占整個圖書市場的1/3強,個別品種和地區甚至高達六七成。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進一步改變,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適應了各種形態的電子屏幕閱讀,危機又進一步蔓延至傳統報業。
  當然,這並不算閱讀的危機。準確地說,只是恰逢一個閱讀載體改變的時代。與古人閱讀由紙質文本替代攜帶不便的羊皮、竹簡等不同,人們如今形成共識:電子屏幕閱讀成為一種常態,但是紙質書不會消失,其美感和形式感難以被取代。
  同樣,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,不少實體書店在嘗試自身形態的革新,如24小時書店、小型特色書店等。不少出版商也製作了輕薄的口袋書突圍而出。
  據《2014年上半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》顯示,相比於近兩年圖書零售市場的成長乏力,2014年上半年,全國實體書店圖書零售市場同比增長4.22%,紙質圖書銷售終於結束了過去兩年的負增長現象,實體書店正在回暖。
  閱讀,真是一個特別的領域。有溫度的閱讀,是一種心靈的需求。儘管互聯網改變了人們閱讀的形態,但人們依舊頑強保留著那份與紙張親近的眷戀。這讓互聯網時代的閱讀,顯得尤其矛盾交織、生態複雜。
  從私享到分享
  閱讀價值正在放大
 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或有望通過互聯網更加親近閱讀,降低閱讀門檻,提高閱讀效率。互聯網開闢了一個新的閱讀平臺和渠道
  企鵝(北京)咨詢有限公司董事、總經理周海倫是個中國通,這讓她在看待問題時,能夠打通世界與中國。
  “未來的傳統出版會如藝術品般更精美,出版者在封面設計、書籍形式、材質上更用心,價格也會相應更高;而數字出版、電子書能給人更多便利,更快捷環保。兩種出版方式互為補充,並不衝突。”在周海倫看來,出版業正在進行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融合,“電子技術提供了選擇的多樣化,新興的數字出版並不是敵人”。
  事實上,隨著近代西方印刷工藝傳播到中國,書本才逐漸成為普通大眾可以承受的消費品。而互聯網的出現,實際上擴大了閱讀人群。
  “互聯網閱讀當然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。從技術層面來講,這是多了一個閱讀平臺和閱讀渠道。”上海市作協創聯室副主任李偉長認為。
  約翰·威利國際出版公司中國分公司總經理周愛蘭曾透露一組數據,2011年美國有超過100萬本電子圖書,中國不到20萬本。而據2013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,當年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首次超過半數。這意味著,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通過互聯網親近閱讀。
  互聯網也同樣改變著閱讀形態。一直以來,閱讀都是一種較為私密的行為,但在互聯網時代,開始有了形態多樣的社會化交流。如豆瓣閱讀的書評,成為不少人讀書前後交流心得的重要平臺,還有各種好書推薦、讀書微信公眾賬號等。
  互聯網為閱讀註入了社交元素——分享、互動、傳播。在讀者與讀者、讀者與作者的交流互動中,閱讀的價值被放大。
  在李偉長看來,互聯網閱讀實際上讓讀者群體區分性更加明顯,“互聯網閱讀與傳統閱讀的讀者有一定重合,但更多是不重合。紙質書讀者可能更多是年紀較大的、具有書卷情結的人。而‘90後’‘00後’生長在互聯網環境下,對電子閱讀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,得尊重和承認這個現實”。
  他分析,“總的看,互聯網為閱讀做的是增量。雖然這種增量可能會對傳統閱讀帶來一定損耗,但卻是正面的。很多傳統出版社推出的一般而通俗的消遣型閱讀會轉為數字閱讀,比如恐怖小說、網絡小說等”。
  從混沌到融合
  形成增量尚有距離
  一方面互聯網閱讀缺少優質內容,另一方面傳統閱讀又在尋找互聯網時代中的位置。只有當他們在競爭性的混沌中,慢慢清晰定位,才會形成增量
  當然,閱讀走進互聯網時代,同樣伴隨著不少批評的聲音。
  與社會化閱讀伴隨而來的,不可避免的是信息碎片化甚至淺閱讀。有人這麼形容:海量信息的膨脹,生活節奏的加快,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,導致了讀者興趣的分散,互聯網時代的閱讀呈現出標題式、片段式、即時反饋式、內容跳躍式的模式,越來越淺顯化。人們難以在一本書上長時間地集中精力。
  有人更進一步地擔憂,淺閱讀與淺思考是否會導致人的淺薄化?
  “這種擔心是一種對抗性的擔心,是一種不自信的態度。寫作都改用電腦了,還有必要糾結是否用電腦閱讀嗎?”在李偉長看來,電子閱讀也好,紙質閱讀也好,是與生產方式保持一致的。儘管互聯網閱讀娛樂性更多,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知識性閱讀,“對某個東西不清楚,通過手機網絡搜索一下,這個過程其實也是一種閱讀”。
  之所以有種種詬病,更多的原因還在於,目前我國閱讀生態的互聯網改造,仍然居於一種“混沌”狀態,距離真正的“融合”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。
 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,傳統出版行業離互聯網依然很遠,還持有一種抗拒心態。產業鏈各方還沒找準自己應有的位置。一方面互聯網閱讀缺少優質內容,另一方面傳統閱讀又在尋找互聯網時代中的位置。只有當他們在競爭性的混沌中,慢慢清晰自身定位,才會形成好的巨大的增量。
  當然,一些良好的傾向也在形成。一位出版業內人士就這樣表示,“你沒發現嗎?現在很多出版社已經開始有轉型的意思,書越來越精緻,品相越來越好,手感越來越棒。電子閱讀只會讓這樣的書增加推廣量和知曉度”。
  實際上,淺閱讀的板子,不能打在互聯網身上。
  客觀來看,互聯網與書本一樣,都只是文字與信息的載體,它可以影響閱讀,卻不能決定閱讀。在淺閱讀中,讀者如何實現碎片化的知識整合、直至思維繫統化,又能否將碎片信息作為深閱讀和深思考的索引,都取決於讀者自身。
  更重要的,是要做好另一件事情——閱讀習慣。就像李偉長所分析的,“閱讀這種需求,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精神需求。一個人如果能夠從少年時代就養成閱讀習慣,可能因此終身受益。至於閱讀方式,到每個年齡階段,他自然會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”。
(編輯:SN009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gftcsfaeh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